中国税务 1990年 第4期 促产增收

汗洒“黄金叶”促产新花开

——记云南省师宗县税务干部陈德荣发明“三管蒸气烤烟炉”的事迹

作者: 陈家谷 朵志红 上一篇 下一篇

“两烟”是云南省财政、税收收入的支柱,培养重点税源,帮助发展烤烟生产成了云南省广大税务干部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近年来,在云南省税务战线上。涌现以了一批为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积极帮助农民发展烤烟生产的税务干部。这里记述的是云南省曲靖地区师宗县税务局税务干部陈德荣同志一心一意扑在烤烟促产增收工作上,为帮助农民解决烤烟烘烤质量的难题,勤奋钻研,不断摸索,试制发明了“三管蒸气烤烟炉”促进了烤烟生产发展所走过的路程,

(一)

云南省曲靖地区师宗县是全国43个重点烤烟基地县之一。烤烟税收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59%。陈德荣同志是1960年参加税收工作的,在他参加税收工作近30年中,断断续续有25个春秋是从事烤烟税收征管工作,长期同烟税打交道,他与烤烟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1975年至1977年间,陈德荣同志在师宗县丹凤区税务所工作时,就发现烤烟生产由于烘烤这一关存在技术问题,眼看一杆杆的鲜烟叶送进烤房,出来的烟叶不是青烟,就是枯焦烟或老黄烟,而且青烟、枯焦烟的比例就占20%,而中上等级烟叶的比例还不到40%,直接影响了烤烟的收购质量。这一难题,成了陈德荣同志的一块心病。他眼看着农民种烤烟从选种,育秧、移栽、耕锄至采摘烟叶,要经过几道工序,辛辛苦苦很不容易。可是烟叶一进烤炉,出来的却是废烟叶和次品烟。长此下去农民就是烟叶种得再多,栽得再好,烘烤技术不解决,也无济于事,农民照旧富不起来,国家财政收入也不能增加。为此,陈德荣暗下决心,要帮助农民解决烤烟的烘烤难题。他四处请教烟叶站的技术人员,得知这一问题主要是因烤烟生长时水分不足,成熟后送进烤房如炉内水分不够,炉温不均就很容易出现离火近的部分是枯焦烟,离火远的又由于水分过多出现青烟、烂烟。找到问题存在的症结.就有待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这以后,陈德荣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家的烤炉房于上琢磨起如何使炉内烘烤散温均匀的问题。师宗县税务局的领导发现陈德荣同志对烤烟技术有一股于钻劲,1984年决定调他到烤烟生产占全区财政收入近80%的大同税务所担任所长。这一调动,使陈德荣有了用武之地,他一到大同税务所,就向县局领导提出下乡蹲点的要求。白天,他走遍烤烟农户的烟田、烤房。晚上,他把自己关在所里,绘制烤炉的式样制作烤炉模型。他听说县烟草公司也有一位烤烟行家在琢磨改造烤炉的事。于是他找到了这位同志,这位同志将自己已琢磨出的一种叫巷洞式的烤炉,向陈德荣作了介绍,即在烤房外置一汽油筒改作的炉子,底部是炉子,上面盛水,再在上面插一管子通到烤房内,水一热涨蒸气就随管子送到烤房里。增加烤房的炉内水分。这一改进办法,给了陈德荣很大启发。经过实践他发现这种炉子虽然解决了烤房里水分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蒸气散发不均,青烟、烂烟的现象仍不能消除。而且烤炉外再设一个炉子,无意中增加了燃料,加大了烤烟生产的成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