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研究 2002年 第11期 外国税收及借鉴

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税制改革

作者: 徐佳宾 徐佳蓉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上一篇

一、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框架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8%的gdp年增长率,被经济学家们誉为“汉江奇迹”。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韩国经济结构也逐渐提升,主导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资本技术密集型,同时出口外向型的发展战略使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就已接近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水平。1991年与1960年相比,一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37.0%下降为7.7%,二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上升为45.1%,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43.0%上升为47.2%。

对许多经济学家而言,韩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由一个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贫穷国家脱胎换骨成为令人瞩目的现代工业化国家,真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解释与分析韩国等国家结构变动的理论可谓精彩纷呈。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不少理论从这个角度进行了探讨。赤松要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发展提出的雁行发展理论、渡边力夫的结构转换理论是最为突出的。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发达国家在结构调整中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资金与技术输出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反过来再将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这些理论从技术与市场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东亚各国的发展轨迹,解释了影响和推动东亚各国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结构演变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只有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这种理论解释才具有有效性,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前提:一是技术进步的连续性,即技术进步是通过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革新和改进来实现的;二是产品开发与创新的周期较长。这两个条件是工业经济时代制造业技术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边干边学中实现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和信息具有不同于工业社会商品与资本的、非同质性与个性化的特征,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非连续性。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由高层次国家向低层次国家转移的速度往往跟不上产品生命周期的变更。所以,在涉及信息经济中的结构演变问题时,上述理论就显得苍白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