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 2009年 第1期 “税收·发展·民生”征文

小城“龙须沟”的变迁

作者: 吴志远 上一篇 下一篇

夏夜,繁星闪烁,微风习习。清凌凌的护城河水在两岸灯光的照耀下波光点点,不时有“呱呱”的蛙鸣声传上岸来,波光和着灯光恰似一条玉带,扭动着飘向远方的夜空。

父亲的新家就在这条护城河边的“中心花园”小区,小区内绿树成荫,花草吐芳,十几栋住宅楼错落有致。父亲今年68岁,前几天刚刚回迁到这里。在帮父亲整理东西的过程中,一张全家福老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照片的背景是我们旧家的小院,淡绿色的雨罩,生锈的撑杆,斑驳的墙面,枣红色的脊瓦……仿佛又将我带回到了从前。

那时,我的家就在这条护城河边。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洪防涝全靠它,这里杂草丛生,蚊蝇横飞,方圆十几里地都能闻到河水泛出的臭气,沿岸居民苦不堪言,称它是臭全城的“龙须沟”。我家的地面与河底一般平,是全城尽人皆知的“大坑”家属院。那房子在我们1986年搬来以前就有了,由旧车库改造而成,内墙砖缝连水泥也没抹,钉子可以用食指直接摁进墙里。当时父母住一间卧室兼客厅的大房间,小妹一间,我和二哥住一间不足10平米的“冰窖+蒸笼”型的小偏房。每年夏天,是我家最难熬的日子,别人家都能打开窗户通通风,护城河里的臭味和一团团黑压压的蚊子却让我们不得不“关门闭户”。最可怕的是下雨天,由于地面太低,生活污水排不出去,脏水就从下水道铁箅子往院里倒灌。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那年夏天雨水多,眼看护城河里的水再有二十几公分就上岸了,我们家也忙着“抗洪”:准备了几袋装满了沙子的麻袋,屋门处用水泥预制板做了个高“门槛”,我们兄弟几个被告知,睡觉要警觉着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