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税收问题探索:国际实践与中国方案*
下一篇
内容提要:人工智能在为税收征管“技术赋能”的同时,也因算法不透明、数据安全隐患、责任难认定等问题带来风险,还使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基等要素界定与核算陷入困境,现行税制难以适配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规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尚处发展初期:税制设计以激励产业发展为导向,短期内不具备征税条件;人工智能虽已渗透至纳税服务、风险管理等场景,但仍存在个性化不足、精准度欠缺问题。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建议在税制层面,短期构建兼顾激励人工智能发展与失业人群保障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推动优惠从“普惠激励”向“精准滴灌”转型;中长期逐步探索构建鼓励创新、维护社会公平、符合税制规律的人工智能税收体系。在征管层面,建议构建“平台共建、安全严管、法治护航”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全国一体化税务大数据智能平台”并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赋能基础;构建“多边参与、跨境协同、规则统一”的全球治理方案。
关键词:人工智能,税收制度,税收征管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126(2025)11-0003-12
人工智能在为税收征管“技术赋能”的同时,也因算法不透明、数据安全隐患、责任难认定等问题带来风险,还使纳税主体、课税对象、税基等要素界定与核算陷入困境,现行税制难以适配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规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尚处发展初期:税制设计以激励产业发展为导向,短期内不具备征税条件;人工智能虽已渗透至纳税服务、风险管理等场景,但仍存在个性化不足、精准度欠缺问题。借鉴国际相关经验,建议在税制层面,短期构建兼顾激励人工智能发展与失业人群保障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推动优惠从“普惠激励”向“精准滴灌”转型;中长期逐步探索构建鼓励创新、维护社会公平、符合税制规律的人工智能税收体系。在征管层面,建议构建“平台共建、安全严管、法治护航”支撑体系,重点建设“全国一体化税务大数据智能平台”并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夯实“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赋能基础;构建“多边参与、跨境协同、规则统一”的全球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