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 1993年 第6期 文苑

读史有感

陈彦友 上一篇 下一篇

(一)

据《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给国舅郑光敕赐云阳雩阝县两庄,并各令免税。宰臣奏恐非宜。唐宣宗听到宰臣劝谏醒悟过来,他说:“朕以光元舅欲优异之,初不细思,是免其赋。尔等每于匡救,必尽公忠。亲戚之间,人所难议。苟非爱我。岂尽嘉言。事事能如此,天下何忧不治。有始有卒,当共守之。”于是取消了原来免税的诏令。

看完这则故事,人们不禁要问,唐宣宗身为一国之君,掌握着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的威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要给自己的舅舅免税,还不是一句话?但是他听到宰臣“恐非宜”的忠谏后,能够勇于自责,闻过即改,并鼓励臣下直言“匡救”。唐宣宗不因自己贵为皇帝而乱用特权,不因为是自己的舅舅而徇情免税,这种不因私度公的举止是难能可贵的。由此联想到我们的税务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税收征免权,在税收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钱”与“权”的较量,“情”与“法”的纠缠,在“钱”与“权”,“情”与“法”的天平上,我们向哪一端倾斜?从唐宣宗不给舅舅免税一事上,不是可以受到启迪和教益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