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 2019年 第6期 跨境税收

我的国际税收教学研究之路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目前,我编著的《国际税收》教材已经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九版,累计发行23 万册,被国内许多高校选定为国际税收这门课的使用教材 ;由我在人民大学主持的国际税收课程早在2008 年就被国家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那么,我是怎么走上国际税收教学研究这条路的呢?说起来还真得感谢我国著名的财税专家、国际税收研究的开拓者王传纶教授。

我是1987 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刚开始就是教财政学,后来教研室(就是现在的系)领导要求年轻老师开新课,我就给本科生开了一门社会保障经济学,因为我硕士学位论文写的就是社会保障。1988 年10 月到1989 年8 月,我被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前身)派到欧共体(即目前的欧盟)总部实习,在他们的财政部和税务局各实习了5 个月,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成员国之间间接税的协调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回国后,正好赶上我们教研室的王传纶老师正在组织编写一本《国际税收》教材。他老人家知道我回国了,就叫我过去并交给我一项任务:把欧洲的间接税协调写进这本《国际税收》教材。要知道,当时国内的《国际税收》教材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都是写所得税的国际税收问题,但王传纶老师认为间接税也有国际税收问题,也应当加以研究。应当说,王传纶老师的学术视野是相当开阔的。当时我作为一个刚留校不久的小讲师,能参与大师主编教材的写作,简直是受宠若惊。但领下这个任务后就犯了难 :没有相关的教材可以参考,国际税收的中文资料也很难搜集,甚至连《关贸总协定》(gatt)都不好找,最后还是托人到外贸部研究所才弄到了一个英文版本。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他老人家主编的《国际税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年12 月出版)教材中加进了三章,即第十一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第十二章“商品课税的世界性国际协调”以及第十三章“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商品课税协调”。这三章的内容后来经过压缩和修改,形成了我编著的《国际税收》教材的第九章。应当说,加进间接税的国际税收协调内容,是人大版国际税收教材的特色之一。1992年,我们教研室负责教国际税收的老师要去加拿大作访问学者,领导要找一个替代的老师 ;我出过国(当时出过国的老师很少,哪像现在学校里有那么多的“海归”),又参与了《国际税收》教材的编写,这个担子很自然地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后来,那个去加拿大作访问学者的老师回国后又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国际税收课程就一直由我负责讲授,从此就与国际税收结下了不解之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