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 2005年 第12期 特别策划

案例点评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处处长 贺连堂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刊发的三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反避税工作的动向和特点,展现了税务工作者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决心、智慧和能力。《拨开迷雾现真容》一文,介绍了一起企业隐瞒关联关系的案例。涉案企业精心策划设计,虚构交易过程,隐瞒关联交易资料,给税务机关反避税调查设置了重重障碍,其目的在于:规避应在中国缴纳的税收。《价格游戏的背后》一文,介绍了一起利用商品价格转移利润的案例。涉案企业采用抬高原材料进价的方法来降低利润,逃避纳税。由于企业生产的是尖端产品,且原材料全部从母公司进口,所以,避税手段极其隐蔽,可比价格十分难寻。《利润是怎么转移的》一文,介绍了一起利用劳务转移利润的案例。涉案企业通过支付不合理的技术服务费、销售佣金、经营协助金等形式,实行税前分利,人为造成合资企业亏损,以逃避纳税。通过这三个反避税案例,可以看出: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现象越来越多,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实行转让定价,除了经营战略和规避风险的需要之外,转移利润、逃避纳税也成了一些公司的主要目的。避税形式的多样化和避税方法的隐蔽化,对反避税人员素质、反避税技术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反避税工作任重而道远。反避税的实质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带来的间接利益远远大于直接利益。从我们反避税的工作实践看,反避税有利于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建立和谐互信的税企关系。据了解,这三家企业对税务机关的转让定价调查和调整表示充分理解,均表达了谈签预约定价协议(apa)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