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 2014年 第3期 随笔·漫谈

关于民生幸福的经济学思考*

倪志良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071 上一篇 下一篇

幸福似乎是人类关注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今中外诸多先哲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对这一主题给予关注,给予思考,给予论述。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国民对“中国梦”有了更多的期盼、更多的信心。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生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一、效用论:经济学对幸福的关注

长期以来,经济学将效用等同于幸福。亚里士多德的“找到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后目的”、休谟的“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这些哲学智慧在经济学家这里转换为:理性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追逐“效用最大化”。其遵从逻辑如下:民众从事劳动取得收入,收入越多,拥有和消费的就越多,获得的效用就更大,自然应该更幸福。然而,多国的发展实践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一逻辑理论,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居民幸福感甚至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针对该现象,1974年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提出了著名的“收入—幸福悖论”。民生幸福与经济发展的严重背离使得专注于“收入与效用”的经济学家开始对幸福产生兴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更直接指出:不管经济学如何发展,她最终要回答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幸福的问题。

>>阅读全文